商场内多个品牌充电宝并排放置
出门在外,对于手机的“电量焦虑”成了不少人的通病。而共享充电宝广泛渗透在商场、餐厅、景区等公共场所,成为“电量卫士”解决人们的“燃眉之急”。但是,不少消费者却反映,共享充电宝广告多、充电慢、费用高、归还难等乱象频生,成了“套路满满”的“消费刺客”。对此,记者在漳州多个热门商场、景区展开走访调查。
诱导点击 弹窗霸屏 充电险些“被贷款”
这几日,记者来到漳州吾悦广场、碧湖万达广场及漳州古城等地,发现市场上较常见的共享充电宝品牌为美团充电宝、街电、怪兽充电及小电充电等。记者借取不同品牌共享充电宝使用,扫码后,多个平台迎接消费者的都是满屏的开屏广告,醒目位置还有一个“进入申请”的按钮,若是着急使用,极易误点。
“我之前也曾不小心点进去,发现是一个贷款页面就赶紧退出,差点就被‘套路’了!”市民张先生表示,自己曾在碧湖万达广场的一家饮品店内借用过街电充电宝,误点开屏广告后进入了一个借贷平台的小程序,此后再使用共享充电宝都更谨慎了。
即便部分消费者已如张先生一般谨慎,但广告之后还是广告,使人防不胜防。在借用和归还的操作过程中,每操作一步,屏幕都会被广告占据大部分面积,除了借贷平台外,还有购物、游戏、租赁、手机充值等不同类型的弹窗广告和页面广告。“看得人眼睛都花了!”许多消费者认为十分影响使用体验。
这些广告中,诱导消费、虚假中奖、收集个人信息等行为数不胜数。记者在借用怪兽充电的充电宝后,页面显示“获得一次抽奖机会”,点击后则显示中了“一等奖”,输入手机号码可领取20元话费。但仔细查看协议发现,所谓的“领取”实际上是订购一项手机业务,并将连续订购12个月,退订还需消费者自行发送短信至服务商。同时,这些广告的真实性也无法保证,消费者在使用时还需擦亮双眼,保护好自己的“钱包”和隐私。
充电“龟速” 价格不一 计费规则该改改
“又贵又慢!”采访中,消费者吐槽共享充电宝的另一原因是收费高、充电慢。
“共享充电宝更多是‘江湖救急’,但是充电不到两小时就要8元,而且只能充30%左右的电。”市民杨女士说,现在出门都自备充电宝或充电器,以免因为不得不使用共享充电宝而被价格“背刺”。
目前,市面上共享充电宝的价格基本为前1分钟到5分钟之间免费,超出后每小时3元或4元,计费时间则以0.5小时或1小时为单位。记者在借用街电充电宝时查看了历史订单,发现第一次借用该品牌充电宝为2017年,当时使用1小时14分钟,仅花费1元,而此次借用50分钟,花费4元。由此可见,共享充电宝价格确实不断“水涨船高”。“有时忙起来忘记归还,几个小时就被扣掉了几十元。”不少消费者都有类似经历。
此外,同一品牌充电宝在不同租借点位计费规则也不完全相同。以街电为例,在碧湖万达广场租借点的计费规则为每小时3元、24小时69元,在漳州古城租借点为每0.5小时2元、24小时40元,两个租借点封顶价格都为99元。就这一问题,记者咨询了该品牌线上客服,客服并未给出明确原因,表示计费以扫码后手机页面显示的规则为准。
共享充电宝不仅是“钱包刺客”,也是“时间刺客”。价格升高,共享充电宝的充电速度却不升反降。根据记者实测同部手机使用不同品牌充电宝分别充电10分钟,街电充电宝使电量增加3%,怪兽和美团充电宝电量分别增加4%。而使用自己购买的充电宝,电量则增加了27%,其差距可谓巨大。
共享充电宝一边在广阔的发展前景中“野蛮生长”,一边因乱象频出被消费者“骂上热搜”。今年3月,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推出全国首个《共享充电宝行业自律公约》,对深圳市共享充电宝行业就计价时间、收费规则、充电宝质量等问题形成统一规定;今年全国两会上,也有人大代表建议,共享充电宝应创新收费形式,探索“以充电度数计费”等更合理的计费规则。而目前对消费者来说,在使用共享充电宝时应当充分了解其使用规则和价格,避免因不了解规则而遭受损失,同时也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和财产安全。
来源:闽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