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着对家乡的热爱以及对铁观音的满腔热忱,四名东南大学学子相聚于此组成了爱拼才会赢实践队对铁观音茶文化及茶产业发展进行调研。

  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做好做精做细茶叶

  2023年8月4日9点,实践队到达了安溪县好茶夫工厂店,苏老板作为地道茶农、茶商的典型代表,向实践队讲述了他与铁观音之间的故事。“茶呀,闻着香,喝起来更是舒服。”表达对茶叶深深热爱的同时,苏老板也感叹“做茶不易,卖茶更是不易”。接着苏老板又介绍了生产的茶种类和铁观音的种植和制茶技艺,更是提到了如何做出好茶如何识别好茶,带着实践队品尝了清香型铁观音与浓香型铁观音,介绍了其在口味上、制作上的区别。

  作为曾经的茶农,如今的苏老板正是印证了安溪发展,聚焦价值链,规模经营,打造品牌。

  好茶夫工厂店苏老板邀请实践队来到位于安溪县湖上乡湖上村的茶山,路途中有简单少见的手工摇青器械,亦有如今随处可见,便捷自动的制茶机械—如揉捻机等。到了苏老板家中,实践队见到了苏老板父亲——一位有着二十几年采茶制茶经验的茶农。简单的了解和交谈下,实践队前往茶田实际体验采茶过程。“采茶无疑是困难的,大部分时候茶农都是背着沉重的采茶机上山,从白天一直到晚上,午饭也是直接在山上解决”苏爷爷提到。正如头顶火辣的太阳和脚下难行的小路,实践队深刻体会到了茶农之辛苦,也意识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重要性。

  离开茶田,实践队又实地参观了山上茶农制茶,因夏季炎热,采摘好的茶叶在经过晾晒后,先由摇青机翻滚,释放其香气,随后便要在十几度的空调房中保存,如此往复几次,再经历炒青-揉捻-包揉-烘焙之后方才能得到平常引用的茶叶。做好做精做细,让消费者放心大胆的喝上安溪铁观音,是每一位安溪茶农的心声,更是安溪铁观音的承诺。

  探寻铁观音起源,展望安溪茶未来

  铁观音之名的由来,有着两个主流的说法:一是“魏荫观音托梦说”,二是“王士让发现说”。为了更加详细了解铁观音的发展及其起源,实践队动身前往了下一场所。

  实践队首先来到了魏荫名茶文化馆,讲解员热情欢迎着实践队的到来,并一一为我们介绍了安溪茶叶发展中的几位先辈。进入文化馆中,眼前的几幅壁画,缓缓地向我们道来了一个美丽而神奇的传说——种于铁鼎,又得观音托梦,”铁观音“之名因此得知。走入大厅,坐在茶座前,讲解员一边讲解,一边泡茶。茶香飘散的同时,实践队的步伐也渐渐远去,但魏荫名茶企业的故事与成就也深深留在了实践队心中。

  下午四点半,实践队继续前往八马茶业的总工厂店。在这里,茶艺师向实践队展示了泡茶的基本动作,又带着实践队参观了工坊,了解到八马先辈创立诚信茶行等企业文化。同时,实践队也了解了“王士让将偶然发现制成的茶叶赠予方苞,最后由乾隆皇帝赐名为铁观音”这一说法。随后,实践队来到百茶园,又见识到了各种茶类:碧香早、紫娟、梅占……因此,也深刻感知到安溪“中国茶都”之名。而这样的茶叶,更是向世界传达着中国的茶文化,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前来,加快安溪茶叶的国际化步伐。

  推动“龙头企业+农业合作社+农户”产业化联合体,带动农民致富的中间力量;建设“生产+加工+科技”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统筹布局多功能板块;建设现代农业智慧园,推动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这正是聚焦价值链与产业链的结合,也是安溪茶产业向中国乃至世界娓娓道来的一幅画卷。

  发展多方位茶文化,助力安溪乡村振兴

  最后,实践队来到了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安溪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县农业区划办主任张长水提到,在弘扬铁观音文化方面,安溪县做到充分发挥人才、创意优势,主动作为,向全世界传播安溪铁观音的绿色生态、健康安全及独具韵味的悠久茶文化。实践队还了解到在脱贫致富中,茶产业挑起了“大梁”,尽管在这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挑战,但逐渐探索出茶产业发展的安溪模式,积累了许多经验。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的申遗成功对于今后安溪铁观音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了一个更高、更好的平台。关于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张主任说今后将坚持在挖掘中保护,在利用中传承。遵循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进一步挖掘铁观音农业文化遗产蕴含的经济、社会、生态、科技等多方面的价值,让更多的茶农共同分享农业遗产发展保护的成果,助力安溪乡村振兴。